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其熱度不斷攀升,移動互聯網正以鋪天蓋地的陣勢,改變著各行各業的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在“互聯網+”正對各行業“風口帶動”的時代,中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因地制宜,緊跟步伐,創新監管理念和工作思路,開啟了“互聯網+”食品安全監模式,實現了監管方式的新突破。7月29日早上,經過一個半小時的車程,記者一行數人來到中山市,在中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一同參加中山對維持市場食品藥品安全檢查工作。
到達中山的第一站便來到東區監管范圍較大的東御社區,該社區設有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站,可供市民進行食品藥品安全方面的咨詢和投訴,因該管轄范圍約有500多家商戶,屬于東區商鋪密集度高的區域,工作站的巡查員工作量較為繁重。而該類社區點全市區共設有277個。
東御社區共有巡查員六人,但需要監管的商戶達500多家。社區巡查員楓姐拿出手機滑動屏幕,告訴記者:“我們就是用這個食藥監局巡查專用APP辦公,每天能巡查20多家商戶,大大提高了巡查員的工作效率。”2012年開發的食藥監局巡查專用APP,用于協助全中山市的社區巡查員進行巡查監督工作。巡查員只要到達需要檢查的商戶,打開該APP按要求輸入基本信息,便可根據屏幕界面上顯示的檢查項目進行例行檢查,每一項檢查指標下都附有一個拍照按鈕,無論商戶的該項指標是否通過都需要現場即時拍攝照片上傳至后臺,保證巡查工作公平公正公開。而摒棄填寫紙質表格的方式采用移動互聯網辦公,更是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巡查員的工作較大限度做到全覆蓋,讓上級部門的監管工作更有針對性。“除了按時完成上級下達的命令,我們還會自發進行巡查,普遍超額完成任務!”巡查員楓姐自信地說道。
隨后,巡查員楓姐和另一名巡查員來到當地的一家連鎖餐飲店隆都人家開展巡查工作,從商戶墻上掛著的營業執照等證件、待客區域和廚房的衛生情況、廚房生熟食物是否分開擺放、食物來源、臺賬以及服務員的衣著等一一進行檢查。在檢查五證一照時,巡查員發現商戶部門員工的健康證即將過期,便熱心地提醒商戶提前辦理并講解詳細的辦理流程。接著穿過兩條街道,來到中智大藥房進行巡查,巡查員楓姐重點查看了該藥房的健康證,確定都符合要求。其實,這家藥房兩周前例行檢查時,全藥房員工的健康證只有一個有效,其余的都已過期,巡查員便要求商戶盡快補辦。這次的巡查也算是一次復查工作,跟進該藥房是否有按要求補辦健康證。
據工作人員介紹,中智大藥房上掛著的中山市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公示欄是中山市今年7月更換的公示欄,這一公示欄包括食品藥品經營許可證、信用等級、網格監管員信息、從業人員資格證、安全管理架構圖以及從業人員健康證等六大部分,把眾多的經營證件集合在一個信息板上,不僅配合巡查員的工作也方便消費者進行監督。從公示欄上“食安中山,你玩共創”的口號,不難看出中山市創建食品安全文明城市的決心。
中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開啟“互聯網+”,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每一項生產經營過程、生產經營設施以及流通數據都能集中展現,“互聯網+”提供的手段還可以讓食品安全監管的不同階段的數據能夠無縫銜接,改變原來以人盯企業來監管的模式,真正實現食品安全管控的精細化、全程化、常態化,進而倒逼企業主動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強化食品安全的主體責任。